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文放
“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来到武汉市东西湖区,近距离感知女性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工作特点和社会价值。
所谓“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在判决、裁定或确定的期限内,对社区社矫对象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最终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在相对特殊的工作领域,东西湖区女性社区矫正工作者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致、坚强担当,一起坚守岗位,服务群众,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把好矫正工作第一关
面对记者,陈亚亚称自己其实是个“社恐”,不太擅于与人交流,但实际上她已经从事社区矫正工作13年了,目前主要在社矫局为全区所有社矫对象办理入矫手续并管理执行档案。
“全区每一位社矫对象我都熟悉,他们的动态我要随时掌握”,谈到工作,陈亚亚立马自信了起来。她坚守在社矫的第一道“关口”,严格审查核对每一位社矫对象的身份信息、文书材料,严肃开展首次入矫谈话,在所有平台建立电子档案。“我这里是入矫第一课,关系到社矫对象是否能了解社区矫正的性质,是否能正确树立守法理念,所以我必须为社矫工作“站好岗”、“放好哨”。
找准定位,坚持热爱
梅芳是东西湖区司法局第一批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2010年工作至今,亲历了东西湖区社矫工作的起步和发展。面对记者,褪去干练的职业形象,梅芳却显得可亲而朴实。“我们所监管的社矫对象,有的矫正期限长达五年,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耐心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陪伴他们,督促他们,帮助他们做好矫正和生活的衔接”。
当记者问道,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这份工作?梅芳坚定的回答:“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位社区矫正摆渡人,虽然工作中有汗水、有枯燥、有不理解,但我始终热爱它。”
多做一点,更好一点
为人随和的姜倩是一名专职的社区矫正工作者,平时乐呵呵的她工作起来却是一丝不苟。与其他社区矫正工作者一样,面对各类社矫对象,姜倩在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之外,还积极根据社矫对象的特点,针对性拓展矫正方式,“尤其针对女性社矫对象,通过开展普法宣传、参加公益活动,让她们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早日顺利回归社会。”姜倩认为,“女性矫正工作者要学会刚柔并济,什么都多做一点,就会更好一点”。
凝聚“她”力量
初见梅玲时,她虽然身材娇小,但笑容满面、语气轻快,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针对矫正工作,她说道:“在日常的监督管理中许多社矫对象法律意识不是很强,甚至在矫正期间出现逆反心理”,“如果按部就班地面对他们,就很难做好工作。”因此梅玲自己形成了一套针对不同社矫对象的教育帮扶办法,她戏称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心灵理疗师”。
据了解,金银湖所是整个东西湖区社矫对象最多的所。面对这样的情况,梅玲笑着说,“我可不是孤立一人,我还有三个姐妹呢,我们凝聚在一起,就是最强王牌!”
社矫工作就是“以心换心”
径河司法所位于武汉的西北角,李妍慧是这里的一名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对未成年社矫对象的监管和教育是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未成年人,我们除了要有很多耐心,更是要始终保持真心,将自己置身于父母、老师的角色,给未成年人更多的引导帮扶”。
面对工作的特性,李妍慧谈起了她的工作心得,“虽然有时候会被误解,但看到每个未成年人回归正常的生活、学习中,就是我最满足的时候”。在李妍慧的眼里,她相信真诚的力量。
创新工作方法是我的秘技
将军路司法所的李婧是武汉本地人,高挑的身材里装有一颗直爽细腻的心。在日常的社矫工作中,她经常进社区、走家访,时刻了解、跟踪、掌握每个社矫对象的情况,利用自己会计专业出身的优势,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矫正数据库。
“一套数据库就是最好的信息图谱,这样我就能更全面的探查分析社矫对象的特点,更方便我去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如同她精致的外表,李婧有一套自己精巧独特的工作方法。
以上六位女同志,只是社区矫正战线的典型代表。记者采访中获悉,多年来,在社区矫正工作实践中,东西湖区社矫局和各司法所在严肃依法依规处理社矫对象违规行为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宽严相济”的原则,尤其是女性社区矫正工作者团体,她们扎根一线,深入了解社矫对象,积极探索“社区矫正适度人性化管理模式”,发挥女性特有的温暖的力量,为社矫对象带来“春风化雨”般的感化教育,真正实现了暖其心、解其难、矫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