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骨科主任梁杰
坐拥7个亚专科,作为湖北全省的骨科疾病诊疗中心——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原宜昌市一医院)骨科,集临床、教学与科研为一体,是湖北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年门诊量7万余人次,手术量8000余台。在骨科领域深耕三十余载的梁杰主任,高瞻远瞩、厚德精医,主攻疑难重症的诊治及相关高新技术的应用,助力科室成为全省独树一帜的“技术高地”。尤其是他带领团队开通24-48小时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年均日间手术高达到700例,及时为患者的生命质量保驾护航。
梁杰主任
开展日间手术,逐步探索“快速康复”理念的基层落地
身为一名医者,梁杰时常扮演着一个敢作敢为、生命里镌满风霜的硬角色。
2001年,丹麦外科医生Kehlet率先提出通过麻醉、微创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护理三个环节的无缝衔接来实现“快速康复”的理念。这一理念迅速传入国内,并在各大型医院开展应用。但“快速康复”理念如何在一家地级市基层医院得以应用呢?于是,梁杰带领团队从日间内镜手术开展方面进行了艰难探索。
患者从入院——手术——出院,这一过程要在24小时内完成。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首先制定了标准化诊疗流程,即患者在入院前做完术前检查及麻醉评估,预约手术时间,在入院当日即开展手术,24小时内出院,并发放一套完整的康复指导手册,后期提供远程指导。其次按复杂程度把手术分为4级,1级最简单,依次类推,4级最为复杂。初期,只开展简单的1级2级手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一批临床骨干力量。逐步开展关节脊柱内镜、椎体成型等3级手术,髋关节、膝关节置换等4级手术……历经六七年探索,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原宜昌市一医院)今骨科日间手术量年均700例,增长率高达40%。
“日间手术的开展,一是为病人提供便利,减少住院时间;二是为病人节省费用,同时也减少国家医保压力;三是提高医院诊疗效率。”但梁杰也坦言,“临床发现,疼痛是骨科手术前后最重要的症状,也是影响快速康复的一个关键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梁杰带领团队又制定了“前期预防——中期干预——后期介入”的疼痛全程管理方案。
首先疼痛症状出现前便通过麻醉手术,或使用非甾体的消炎镇痛药、贴剂等进行明确规范的控制。其次若患者出现疼痛症状,便遵循阶梯治疗理念,通过药物、中医理疗等物理疗法进行及时干预。最后针对重度疼痛,采用外科手段进行介入治疗。比如关节置换,是目前为止解决关节内重度疼痛的重要手术之一。
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最快24小时救治”
2021年,一位100多岁的患者被家人紧急送到当时的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今宜昌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据悉,该患者不小心在家中摔倒,需要紧急救治。因年龄较大,且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身体耐受能力较差,多家医院怕担责任而拒收,无奈之下家人辗转慕名找到梁杰主任。
他立马安排接诊,进行一系列检查与会诊,结合影像拍片结果迅速判断该患者需要进行髋部关节置换,于是立即申请启用“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并组织神经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科室综合会诊,评估病人全身状况,完善术前准备。在紧张有序的安排下,仅24小时以内就完成了手术,并在之后的几次随访中发现患者恢复良好。
众所周知,年龄较大且身体耐受力较差的老年病患,在手术过程中的死亡机率较高。但梁杰认为,老年人因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是常见创伤,骨折后再发生各种内科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若具备手术条件的病人不及时进行手术,而采取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其身体状态往往会变得更差,届时再进行手术,则发生各种并发病的风险更大、甚至危及生命。“老年髋关节骨折救治绿色通道的开通势在必行,早期手术病人的死亡率要显著低于晚期手术的病人,所以我们尽量在48小时,甚至24小时以内完成老年人的髋关节手术”。
据了解,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由骨科牵头,经10余年探索设立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组建了一支以骨科医生为主体,麻醉科和内科专家协助的“三位一体”救治团队,“骨科医生负责手术方案及方法,麻醉医生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内科医生负责术前检查及术中、术后内科方面问题的应急管理”。而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评估体系,对老年病人进行全方位评估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便会被紧急采用“绿色通道”以确保入院48小时内完成手术,保障围手术期安全,减少手术并发症及致残致死率,提高生命质量。
梁杰主任表示,“最终目的是减少骨折创伤给病人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快速恢复原有功能”。
审慎精进,打造宜昌市区域医院骨科“技术高地”
自1990年医学院毕业至今,梁杰始终秉持“厚德精医、仁心仁术”理念,坚持学以增技,每年奔赴国内外大医院进修研习。但国际视野的开拓让他强烈感受到时不我待的推背感。
“90年代刚到德国时,发现医院里基本是因一般性跌倒、运动而引发骨折的老年病人,但我国却以车祸、严重工伤等为主的高能量损伤患者居多。但纵观近十年,我国骨科病人也以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为主”。当然,患者类型的变化也对应着诉求的变化,以前患者以救命为主,但现在却对医疗质量要求更高。“比如一个受到严重创伤的患者,在被救治时往往会要求功能恢复如初,这无疑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新挑战。”梁杰坦言。
为满足患者需求、引领区域发展,他带领团队在内镜下微创治疗方面不遗余力地努力。虽然从医于一家地级市医院,但他敢于打破传统开放技术的樊篱,首先在脊柱外科领域创新性开展显微镜手术,利用显微镜光源放大人体组织结构、神经血管,减少术中误伤机率。后把这一技术延展至儿童骨折微创、治疗膝、肩、肘、踝、髋关节等关节类疾病治疗中。
在他的主导下,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原宜昌市一医院)骨科成功开展了齿状突骨折前路复位空心钉固定术、椎间孔镜下颈胸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及椎间融合术等数十种难度较高的手术。并在宜昌地区率先开展数字化骨科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手术模板以及脊柱3D打印技术,精确复位骨折部位、精准切除肿瘤及缩小伤口。而且成立显微外科、血管外科,专门针对手指、脚趾、血管神经等小部位的开放性损伤引发的血管进行细微修复。因诸多疑难重症手术的成功开展,医院成为宜昌地区骨科领域的“技术高地”。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一名科室领导者,栉风沐雨30余年,他见证了我国骨科领域新技术、新理念的逐步应用,患者群体类型及诉求的多元化,也在参与个体命运的跌宕与感受时代的进步中,求索骨科领域新的发展空间,这早已成为绝不背离自我的使命。他认为只有不断去思考、去行动、去迎接、去探索,方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行业,延展自我生命的长河。(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