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10 秒之后将带您回到荆楚网首页
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10 秒之后将带您回到荆楚网首页
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10 秒之后将带您回到荆楚网首页
核心提示:“芝麻楼(绿)豆糕,齐(吃)了不长包”,端午节要到了,这次我们来到中华老字号曹祥泰,他们家的绿豆糕,武汉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味道。
“芝麻楼(绿)豆糕,齐(吃)了不长包”,这句老话一出山,说明端午节又要到了。湖北人端午前后最兴吃绿豆糕。说到武汉最有名的绿豆糕,你或许不记得那个名字,但一定记得那个包装——绿色印花纸包装,招牌大字印中间——想起来了吧,对了,就是中华百年老字号曹祥泰。
“一大把”曹祥泰
曹祥泰,创始人姓曹,字号“祥泰”,寓意祥泰安康。曹祥泰的历史,可上溯到清光绪年间,创始于清光绪十年(1884)经历三世,由一小摊贩发展成为武汉屈指可数的大杂货店,还兼有米厂、槽坊、肥皂厂和钱庄等相当规模的企业。
曹太祥创始人曹南山,13岁时丧父,幼年就担起母亲和弟妹的责任。邻居见他无以为生,便凑点钱,让他提篮子卖蚕豆。人们买他的蚕豆,他总会给人家抓一大把,比别的小贩多,久而久之,这“一把”便出了名。稍有积蓄后,曹南山改做水果生意,挑担叫卖。
光绪十年(1884年),曹南山在武昌长街新街口(今解放路)开起了“曹祥泰”,最早经营干货、水果,后又经销大米、五金等,规模不断扩大。1910年,待到其长子曹云阶接手时,相继开办福记杂货店、禄记米店、寿记钱庄、喜记槽坊(杂货店、米店等字号构成了“福禄寿喜”),并办起了糕饼坊,自制中式糕点。曹祥泰的糕点品种多质量好,特别是月饼、绿豆糕和盐蛋广受欢迎。
1956年曹祥泰杂货店进入公私合营,改为国营,更名为“工农兵副食品商店”。改革开放后,“曹祥泰”品牌重新恢复,焕发生机。
董事长卢耀武告诉记者,在‘一五计划’的时候,曹祥泰一直在为武汉大学的工程师和那个时候的苏联援建的人提供糕点。
现在的曹祥泰
绿豆糕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前店后厂、所有工序一把抓、做鲜卖鲜”是曹祥泰一直坚持的传统制作工艺。绿豆是东北绿豆,选择食材一定要精。
记者跟着负责食品工艺的童经理,一起走进了“后厂”。进入食品加工的环节,需要层层把关,首先要换上工作服,然后洗手、消毒过后,才能进入食品车间。童经理开始为我们介绍这百年老字号的绿豆糕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总共有10个步骤,我们总结为“十全十美”。
首先是煮,要把绿豆煮熟。第二步是把煮好的绿豆晒干,第三步是去皮,第四步就是用石墨磨成绿豆粉,用石磨磨的粉跟机器打的粉是不一样的,石磨磨的会更加香甜。第五步开始就是把绿豆粉筛“拋”,粉质更加细腻。以上这五步,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我们看到的开始就是后五步。
第六步,成型。
这里有21个师傅,每天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工作到下午五点半。端午节前,最忙的时候要加班到晚上九点。一天平均要做8000斤,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能做1万2千斤。
把绿豆粉铺上去,挖个“心”出来,填上红豆沙,在铺一层绿豆粉。翻过来,压一压,成型。
第七步,蒸。
成型的绿豆糕集齐一整炉以后,就由“蒸”师傅推到蒸炉里开始蒸了。一楼绿豆糕要蒸上30分钟。其实“蒸”师傅姓李,这是大家给他的昵称。
第八步,摊凉
蒸熟的绿豆糕,从蒸炉里推出来的时候,蒸汽在上面形成了一朵蘑菇云。热气腾腾的绿豆糕这个时候需要摊凉。
两把强力电扇对准一楼绿豆糕,吹吹吹。
第九步,成品
吹凉后的绿豆糕放到另一个车间,这就是成品了。
第十步,包装
包装的阿姨手脚很麻利,刚包装好,绿豆油就渗到包装纸上了。很多人就爱曹祥泰的包装和油渗到纸上的感觉,觉得这才够传统。
(这是两张记者手机拍的图)
曹祥泰的绿豆糕一直坚持不用防腐剂,常温下只能保存7天,告诉大家一个诀窍,如果绿豆糕放干了,可以蒸一蒸再吃。
吃起来啥味道呢,首先隔着包装纸就有淡淡的清香,咬一口,绿豆的香气在嘴里砰地一下散开。吃起来甜甜腻腻,这就是曹祥泰的味道。
(友情提示:想要卖的朋友赶紧的,端午节前两天,估计要排队排上3小时才能买到!)
曹祥泰的未来
董事长卢耀武说,“我们要稳打稳扎地将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下去,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这些传统的技艺都不感冒,如何将手艺师传给下一代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接下来,曹祥泰会把一些旧时候的模具、书籍等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
曹祥泰还会做婚礼的伴手礼,伴手礼由西饼、发饼、枣泥方组合,寓意喜喜发发早生贵子,包装则用中国红等元素。将婚礼和传统文化结合。
卢耀武还想把中国的茶艺和传统的点心结合,用饮食文化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见习记者刘丽娇 摄影饶蕾)
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10 秒之后将带您回到荆楚网首页